• 钱文忠谈酒文化:白酒原来是社会底层的一种主要饮料

    白酒原来都是中国比较底层的老百姓喝,因为它便宜,而且非常容易喝醉,一下子振奋,力气也有了。它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主要的一种饮料。比如赶骡子送货或者挑货的时候赶时间,赶时间到了北方都是站着喝的。比如扔一个铜板下去就是一两二钱的,喝一口就走,骡子都不停,一口干掉就追骡子去了。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,中国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,所以他们的酒文化就成为主流文化。比如在上海,上海江浙这一带,白酒文化是谁带过来的

    2025-10-14 admin

  • 有关白酒的有趣冷知识,你了解多少?

    作品声明:个人观点、仅供参考白酒里藏着的13个冷知识:不止辛辣,更有千年智慧提起白酒,多数人会想到酒局上的推杯换盏与入口的辛辣刺激。但这杯承载着中国千年酿酒智慧的液体,背后藏着许多颠覆认知的冷知识,从名字由来、酿造密码到饮用误区,每一个都透着独特的文化与科学印记。一、 身份密码:“白酒”是个百年新称谓中国酿酒史绵延数千年,但“白酒”这个名字却相当年轻。在元、明、清时期,这类蒸馏酒因制作工艺被称为“

    2025-10-14 admin

  • 杯盏映诗魂:白酒与文人的千年歌赋情缘

    一盏清醪,半卷诗书,中国文人与白酒的羁绊,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沉醉,升华为精神的共鸣。从《诗经》中“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”的质朴祝酒,到李白“人生得意须尽欢”的狂放长歌,再到苏轼“且将新火试新茶”的豁达禅意,白酒始终是文人笔下流淌的墨色,是诗行间跃动的魂魄。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,既是文化的沉淀,亦是灵魂的共舞。一、酒香入墨:诗酒交融的历史长卷白酒与诗词的共生,始于农耕文明的土壤。《诗经》中“九月肃霜,十月

    2025-10-14 admin

  • 从年份酒到艺术酒:白酒收藏的审美革命

    在中国白酒文化的长河中,收藏始终是连接历史、工艺与人文精神的重要纽带。从早期以年份酒为核心的“时间价值”崇拜,到如今艺术酒掀起的“跨界美学”浪潮,白酒收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革命。这场革命不仅重塑了白酒的文化价值表达,更折射出消费升级背景下,人们对精神消费与艺术审美的双重追求。一、年份酒:时间沉淀的“液态历史” 传统白酒收藏的核心逻辑在于“时间即价值”。以茅台、五粮液为代表的年份酒,凭借其不可复制

    2025-10-14 admin

  • 中国酒文化——贵州、四川与中国白酒

    在中国白酒的版图上,贵州与四川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,以截然不同的芬芳,共同构筑起东方蒸馏酒的巅峰。贵州的酱香凛冽如峰,四川的浓香温润似川,二者在产量与品质上的绝对优势,让“天下白酒半出西南”成为不争的事实。赤水河两岸的贵州高原,是酱香酒的诞生地。这条被酿酒人奉为“美酒河”的水系,流经茅台镇时,便赋予了当地独特的微生态:河谷地带常年保持15-20℃的气温,70%以上的湿度滋养着窖池里数百年未断代的微生

    2025-10-14 admin

  • “悠扬归梦惟灯见,濩落生涯独酒知”——李商隐笔下的酒

    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”李白《将进酒》:“五花马千金裘,呼儿将出唤美酒,与尔同消万古愁。”可见,当诗人雄心壮志未能实现的时候,忧愁往往伴随而来,而此时酒则成为诗人最好的消愁工具,让其能够在酒中寻求解脱。酒是李商隐诗篇中不断吟诵的主题,一杯清酒,酿就了他对亲人的思念、对友人的情谊和对命运的惆怅,也酿就了他优美而又独特的诗情。

    2025-10-08 admin

  • 酒可助兴,让人忘却烦忧

    酒能助兴,在于它可以拉动饮者的兴奋点,提高兴致,进而活化酒场气氛,显得热闹融洽。酒是性情水,喝下去会生发性情,主要在于酒精的刺激。所谓的兴奋点,就是被酒刺激出来的欢快。不妨想想自己,看看周边的人,有多少聚会应酬场合少了酒?可以不喝,可以少喝,当然也可以多喝或喝多,酒是必备之物,在于它能为酒场带来快乐。我听到不止十人诉酒,喝酒并非贪酒,为的是调节酒场气氛,若是都不喝,很容易冷场。他们进一步诉酒,坐在

    2025-10-08 admin

  • 有酒湑我,无酒酤我——《诗经》里的诗酒世界

    诗与酒,在中国皆有着悠久的历史。起于农耕文明的酒,距今约6000多年;有文字记载而发端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中国最早的诗歌——《诗经》,也历经两千多年。“诗”与“酒”的遇合与联姻,自《诗经》肇始,即结下了不解之缘,从此之后,在两千多年的中国诗歌史上,酒,激发了诗人神思飞扬的灵感,构成了“诗酒文化”的“精魂”;诗,升华了酒的精神品质,为酒添加了浪漫的情韵。“诗”与“酒”在文化意义上的结合,不仅构成了

    2025-10-08 admin

首页
产品展示
新闻中心
基地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