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《饮中八仙歌》,杜甫生动描绘的唐代八位爱酒文人墨客

    中国道教中有“八仙醉酒”的故事,这“八仙”一般指的是铁拐李、汉钟离、吕洞宾、张果老、蓝采和、何仙姑、韩湘子、曹国舅八位神仙(在中国不同朝代,“八仙”版本的人物略有不同),所以又称为“醉八仙”,不过,文人群体中也有“酒中八仙”,此典故源自唐代诗圣杜甫写的一首诗,叫做《饮中八仙歌》。都说杜甫沉郁顿挫,所写快诗也不过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一首,一辈子都苦大愁深的样子,可你不知道,杜甫皮起来,也不是一般人能

    2025-09-03 admin

  • 低度酒就能随意喝吗?

    按照酒精含量,酒分为高度酒、中度酒和低度酒三类。高度酒是指40度以上的酒,如高度白酒、白兰地和伏特加;中度酒是指20度~40度的酒,如38度的白酒和马提尼等;低度酒是指酒精含量在20度以下的酒,如啤酒、黄酒、葡萄酒、日本清酒等。高度酒的酒精含量,相比低度酒如葡萄酒、啤酒等,高了数倍甚至十倍。所以,同样喝一杯酒,酒精度数越低,对健康的影响也就越小。如果饮酒,不胜酒力的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低度酒,如葡萄酒

    2025-09-03 admin

  • “把酒从衣湿,吟诗信杖扶”——杜甫诗中的酒

    酒是杜甫生命中的一部分。他在诗歌中曾多次表达自己对酒的喜爱。杜甫认为酒能表现生命的天真浪漫。在寄给李白的诗歌中,杜甫写到:“剧谈怜野逸, 嗜酒见天真。”在《寄题江外草堂》中,杜甫写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:“嗜酒爱风竹,卜居必林泉。” 更多的时候,酒经过杜甫之口,融入到杜甫的身心,成为杜甫性格中的一部分:“性豪业嗜酒,嫉恶怀刚肠”,酒培养了杜甫嫉恶如仇、疏放不羁的性格气质。杜诗中酒的名类据宋人胡震亨

    2025-09-03 admin

  • 哪些人不宜饮酒?

    以下情况是不宜喝酒的:18岁及以下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大脑、骨骼、生殖系统等都未成熟,更容易受到与酒精有关的损害,应尽量避免饮酒。怀孕期间过量饮酒,很可能造成胎儿智力损害和身体缺陷。孕妇酗酒更是胎儿先天性畸形和智力缺陷的原因之一。酒精也会影响男性精子的质量,使胎儿畸形的危险性增大。因此,备孕的夫妻双方均应在受孕前戒酒。在某些情况下,例如准备驾车、操纵机器或从事其他需要注意力集中、技巧或者协

    2025-09-03 admin

  • 酒量能遗传吗?

    一直以来,民间都认为酒量是练出来的。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:酒量大小及有无酒瘾,绝非后天养成的,而是由“酒精基因”所决定。什么是酒精基因?简单地说,就是产生与酒精分解有关酶类的基因,包括乙醇脱氢酶、乙醛脱氢酶、过氧化物歧化酶、过氧化物酶等,这一群酶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起作用后,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,从而决定不同人喝酒的反应差异。酒精基因是人体基因序列的一段,人在出生时,酒精基因就已经决定了其酒量大小,终身

    2025-09-03 admin

  • 古人饮酒的“理性”主张

    我们应该都听过一个词,叫“理性饮酒”,指在适当的场合,适量地饮酒,同时,在任何不适宜的情况下都避免饮酒。这似乎是一个现代的概念,古人是这样吗?在文艺作品里,我们经常看到文人骚客、英雄豪杰肆意酣畅饮酒的场景:如李白“饮如长鲸吸百川”,陈后主“日饮一石”,武松醉过景阳岗。还有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刘伶,终日带着酒,命人拿着铁锹跟在后面,说如果他醉死,则就地埋掉。实际上,魏晋时代以多饮为豪举,少有节制,但到

    2025-09-03 admin

  • 名士风流——魏晋诗酒文化

    酒是人类饮食产物中的精粹,中国自古即是一个爱好饮酒的古国。“我有旨酒,以燕乐嘉宾之心。”描写酒人情态。“操余弧兮反沦降,援北斗兮酌桂浆。”状述南国酣饮之风。把酒置入人际互动的社会生活中形成风尚,才能形成酒文化。魏晋时期是我国酒文化的大发展时期,其中离不开当时名士对饮酒推崇。“名士”我们可简单地理解成有名望的士人,这些人由于品性高,即便是行为孤僻放达,也被世人津津乐道。竹林七贤的酒品亦当有清高放达的

    2025-09-03 admin

  • 白酒能烫着喝,为啥就不能冰着喝?听完医生讲述,涨知识了!

    白酒能烫着喝,为啥就不能冰着喝?这事儿不少人都问过。尤其是到了夏天,天热得让人连呼吸都觉得黏糊糊的,不少中老年人就琢磨:“冬天能加热,夏天为啥不能放冰箱?”看着冰镇啤酒都能畅饮一整晚,白酒冰一冰,咋就不行了?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,好好聊一聊。不少六七十岁的老哥老姐,每天饭后一小盅,是几十年的习惯。有的图个助消化,有的当成放松方式。冬天冷,白酒一烫,热腾腾的下肚,整个人像炉子点着了似的,舒

    2025-08-13 admin

上一页1234567...9下一页 转至第
首页
产品展示
新闻中心
基地展示